怀化市第四次全市经济普查公报(第四号)——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一
怀化市统计局
怀化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4月30日
根据怀化市第四次全市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4973个,从业人员44861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00.04%和下降-2.82%。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51.38%,零售业占48.62%。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43.08%,零售业占56.92%(详见表4-1)。
表4-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4973 |
44861 |
批发业 |
2555 |
19325 |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
465 |
2796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
667 |
5415 |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
161 |
1069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36 |
229 |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
153 |
2418 |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
556 |
4391 |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374 |
2020 |
贸易经纪与代理 |
39 |
349 |
其他批发业 |
104 |
638 |
零售业 |
2418 |
25536 |
综合零售 |
256 |
6667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
393 |
2743 |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
106 |
864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
58 |
234 |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
388 |
3644 |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
561 |
6522 |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
242 |
2072 |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
235 |
1372 |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179 |
1418 |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9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02%,外商投资企业占0.02%。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4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57%,外商投资企业占0.01%。(详见表4-2)。
表4-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4973 |
44861 |
内资企业 |
4971 |
44604 |
国有企业 |
28 |
1333 |
集体企业 |
31 |
156 |
股份合作企业 |
4 |
62 |
联营企业 |
2 |
21 |
有限责任公司 |
459 |
4541 |
股份有限公司 |
80 |
2090 |
私营企业 |
3630 |
32454 |
其他企业 |
737 |
3947 |
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 |
1 |
254 |
外商投资企业 |
1 |
3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28.62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63.89%。其中,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1.49亿元,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7.13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68.16%和60.01%。负债合计145.06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7.83亿元(详见表4-3)。
表4-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228.62 |
145.06 |
357.83 |
批发业 |
111.49 |
55.03 |
156.22 |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
10.68 |
2.86 |
8.12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
26.07 |
6.12 |
53.13 |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
4.79 |
2.76 |
5.47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2.52 |
0.78 |
1.68 |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
16.50 |
20.40 |
27.16 |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
37.80 |
15.91 |
45.03 |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8.16 |
4.18 |
11.67 |
贸易经纪与代理 |
1.94 |
0.97 |
0.92 |
其他批发业 |
3.03 |
1.06 |
3.03 |
零售业 |
117.13 |
90.03 |
201.61 |
综合零售 |
11.88 |
7.30 |
35.65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
8.31 |
2.34 |
6.84 |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
5.27 |
4.42 |
2.70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
0.85 |
0.16 |
0.59 |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
12.27 |
6.15 |
10.43 |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
60.48 |
61.22 |
122.54 |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
7.27 |
4.28 |
10.78 |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
6.15 |
2.77 |
5.67 |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4.65 |
1.38 |
6.42 |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541个,从业人员18710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95.3%和21.3%(详见表4-4)。
表4-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541 |
18710 |
道路运输业 |
340 |
12749 |
水上运输业 |
30 |
589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29 |
439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
68 |
1946 |
邮政业 |
74 |
2987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2.2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94.0 %。负债合计48.8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详见表4-5)。
表4-5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62.2 |
48.8 |
29.7 |
道路运输业 |
41.2 |
31.8 |
17.8 |
水上运输业 |
1.0 |
0.2 |
0.6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0.9 |
0.2 |
0.7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
15.2 |
11.9 |
3.5 |
邮政业 |
3.9 |
4.6 |
7 |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397个,从业人员7636人,分别比2013年末下降-8.31%和-40.58%。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51.13%,餐饮业占48.87%。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57.86%,餐饮业占42.14%(详见表4-6)。
表4-6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397 |
7636 |
住宿业 |
203 |
4418 |
旅游饭店 |
49 |
2146 |
一般旅馆 |
135 |
1958 |
其他住宿业 |
19 |
314 |
餐饮业 |
194 |
3218 |
正餐服务 |
163 |
2958 |
快餐服务 |
5 |
44 |
饮料及冷饮服务 |
6 |
57 |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
8 |
92 |
其他餐饮业 |
12 |
67 |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50%。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3%(详见表4-7)。
表4-7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计 |
397 |
7636 |
内资企业 |
395 |
7626 |
国有企业 |
9 |
663 |
集体企业 |
2 |
4 |
联营企业 |
3 |
21 |
有限责任公司 |
40 |
568 |
股份有限公司 |
8 |
213 |
私营企业 |
330 |
6115 |
其他企业 |
3 |
42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2 |
10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1.45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8.88%。其中,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64亿元,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81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2.73%和2.76%。负债合计11.33亿元。全年实现年营业收入9.56亿元(详见表4-8)。
表4-8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21.45 |
11.33 |
9.56 |
住宿业 |
13.64 |
7.70 |
4.91 |
旅游饭店 |
7.16 |
5.18 |
2.49 |
一般旅馆 |
5.84 |
2.41 |
2.08 |
其他住宿业 |
0.64 |
0.11 |
0.34 |
餐饮业 |
7.81 |
3.63 |
4.65 |
正餐服务 |
7.51 |
3.59 |
4.44 |
快餐服务 |
0.05 |
0.00 |
0.03 |
饮料及冷饮服务 |
0.14 |
0.03 |
0.05 |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
0.05 |
0.01 |
0.08 |
其他餐饮业 |
0.06 |
0.01 |
0.05 |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487个,从业人员7048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35.9 %和 26.1 %(详见表4-9)。
表4-9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487 |
7048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30 |
3826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130 |
1294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327 |
1928 |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8 %,外商投资企业占0.02%,无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详见表4-10)。
表4-10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487 |
7048 |
内资企业 |
486 |
6860 |
国有企业 |
2 |
— |
有限责任公司 |
87 |
2687 |
股份有限公司 |
11 |
1593 |
私营企业 |
385 |
2575 |
其他企业 |
1 |
5 |
外商投资企业 |
1 |
188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1.9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45.5%。负债合计18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7.9亿元(详见表4-11)。
表4-1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51.9 |
18.0 |
37.9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41.8 |
16.4 |
32.6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1.2 |
0.5 |
1.7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8.8 |
1.2 |
3.7 |
五、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 956个,比2013年末增长63.4%。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420个,物业管理企业305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197个,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47.9%、76.3% 和177.5 %。(详见表4-12)。
表4-12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956 |
20591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420 |
12432 |
物业管理 |
305 |
6229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197 |
1113 |
房地产租赁经营 |
29 |
397 |
其他房地产业 |
5 |
420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为791.1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33.5 %。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 734.3亿元,物业管理企业4.6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28.9亿元。负债合计 561.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276.3亿元(详见表4-13)。
表4-1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791.1 |
561.9 |
276.3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734.3 |
537.4 |
270.4 |
物业管理 |
4.6 |
5.1 |
3.7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28.9 |
5.4 |
1.4 |
房地产租赁经营 |
8.7 |
3.6 |
0.5 |
其他房地产业 |
0.3 |
0.2 |
0.1 |
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597个,从业人员24862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20.9%和97.8%。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12.3%,商务服务业占 87.7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6.9%,商务服务业占93.1%(详见表4-14)。
表4-1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1597 |
24862 |
租赁业 |
197 |
1727 |
商务服务业 |
1400 |
23135 |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9 %,外商投资企业占0.01%,无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 %,外商投资企业占0.01%(详见表4-15)。
表4-1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1597 |
24862 |
内资企业 |
1596 |
24861 |
国有企业 |
23 |
452 |
集体企业 |
9 |
109 |
联营企业 |
3 |
45 |
有限责任公司 |
294 |
5133 |
股份有限公司 |
30 |
521 |
私营企业 |
1157 |
18102 |
其他企业 |
80 |
499 |
外商投资企业 |
1 |
1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63.3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325.5 %。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5亿元,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58.8亿元。负债合计526.5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详见表4-16)。
表4-1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863.3 |
526.5 |
38.6 |
租赁业 |
4.5 |
1.5 |
3.5 |
商务服务业 |
858.8 |
525.1 |
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