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5-10-29 16:07信息来源:怀化市统计局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延续向上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韧性与活力持续展现。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1.经济大盘“稳中有进”,“好”的趋势更加明显。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95.38亿元、增长6.0%。从三次产业看,一产提升明显,二产支撑明显,三产拉动明显,具体来说:第一产业增加值192.76亿元、增长3.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8.3%;第二产业增加值438.95亿元、增长6.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30.1%;第三产业增加值963.67亿元、增长6.2%,对GDP增长贡献率61.6%。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2.1%、27.5%和60.4%。

2.工业发展“势头持续”,“稳”的态势更加巩固。1089家规模工业1-8月实现营收868.16亿元、增长13.3%,完成利润总额48.09亿元、增长18.5%,营收利润率有所回升;1-9月,工业经济顶住压力在较高基数上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质”与“速”同步提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4%。增长面持续扩大,复苏成为主旋律。分行业看,多数行业实现企稳回升,是支撑全市工业大盘稳定的核心力量,在列统的36个工业行业中,2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累计正增长,增长面达到75%。制造业强势引领,“压舱石”作用突出。制造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总量达79.6%,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4%,高于全部规模工业3.0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累计贡献率高达104.7%,拉动增长8.8个百分点。重点行业表现亮眼,新动能持续释放。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成为最耀眼的明星行业,增长24.9%,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累计贡献率高达39.7%;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表现出爆发式增长,累计增速66.3%,贡献率为1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10.3%的稳健增速贡献了12.3%的贡献率,拉动工业增长1.0个百分点。

3.投资领域“亮点突出”,“进”的动能更加强劲。1-9月,全市抓实项目建设,以项目之“进”促经济发展之“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文旅融合打造增长新引擎。第五届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成功举办,天问岛、榆树湾文旅商综合体、图博馆等系列亿元以上重点文旅项目带动全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8%,拉动投资效应明显。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激增28.7%,高于全部投资19.6个百分点,领跑各领域投资增速,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主要增长极。产业投资亮点频现。第二产业在产业投资中表现突出,同比增长17.4%。工业投资贡献显著,同比增长18.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6.0%,“两新”政策带动明显,设备和工器具购置快速增长、增速达26.5%,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4.消费市场“升级扩容”,“新”的支撑更加有力。1-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6%。基本生活类商品稳中有升。1-9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日用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9.6%、9.1%、12.0%、10.6%。以旧换新相关商品保持较快增长。1-9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2.7%,其中高能效等级家电商品零售额增长68.0%;通讯器材类增长60.2%,其中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69.7%。限上住宿餐饮业消费增长稳定。1-9月,全市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13.1%,住宿业实现营业额同比增长5.1%,餐饮业实现营业额同比增长5.5%。

5.农业生产“稳步推进”,“韧”的特性更加显现。1-9月,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30.34亿元、增长4.0%、较上半年提升1.0个百分点。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持续扩大。1-9月,怀化本地特色农产品产量较快增长,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产量生产稳中有升,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88.43万亩、增长3.2%,总产量达133.14万吨、增长4.5%,黄桃、金秋梨、葡萄等山区特色水果集中上市,成为农业产值新增长点。中草药材高速增长。1-9月,全市大力推动中医药产业链发展,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全市域内以以百合、玉竹、黄精等特色品种为主导中草药材产值达10.87万吨、增长30.6%。部分行业实现恢复回升。1-9月,全市家禽出笼2461.38万羽,同比增长1.2%,较上季度回升14.7个百分点;水产品总产量6.18万吨,同比增长5.2%;生猪出栏283.25万头、肉牛出栏13.85万头,降幅较上半年均有所收窄。

二、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问题

1.工业增长有所回落。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虽保持在8%以上的增速,但连续4个月出现回落,较上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同时,仍有9个行业处于负增长区间,包括专用设备、印刷、仪器仪表等,这些行业的持续萎缩不利于工业经济的均衡健康发展。行业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势聚集于部分行业,如有色金属和文教工美两个行业贡献近50%增长,四个大类行业中有三个为负增长,特别是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大幅下滑,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逆转或相关政策调整,将对整体工业增速产生不利影响。部分装备制造业表现疲软。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4.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速5.5%)等代表工业制造水平的行业运营平淡;汽车制造业以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占比分别为0.5%、0.1%,总量占比过小,拉动作用有限,表明我市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终端市场需求不足。房地产相关持续低迷。尽管稳楼市政策出台,但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市场信心修复仍需时日,其下行压力持续传导至上下游产业,1-9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4.7%,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18.1%,9月底在库房地产企业268家、同比减少42家,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3%,导致房地产业(K门类)增加值下降1.5%。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仅392家、居全省第10位,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五个行业门类企业个数均不足30家,其中房地产业只有8家。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同比增长仅5.3%,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户均营业收入仅0.27亿元。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发挥“港产城旅”牵引力。大力推进国际陆港建设,围绕物流集散、临港制造等领域,做强支柱企业,加快拓展海内外市场开放引擎,同时以鹤中一体化建设推进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升级,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增加优质供给,并借力全省旅发大会成果及特色举措形成以港促产、以产兴城、以城带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格局,牵引全市的高质量发展与能级跃升。二是发挥需求提振内生力。进一步吸引民间资本优化投资结构,聚焦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引育民营企业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加快技改工业、多式联运、科技服务等新兴领域建设。进一步培育新型消费业态优化消费结构,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赛事经济、银发经济、文旅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打造榆树湾商业综合体等特色消费景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提升怀化消费品牌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三是发挥三次产业核心力。聚焦“5+10”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绿色农产品为基点,扎实推进农业普查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契机持续“优一产”;以先进制造为支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方向,积极引育行业龙头,延长箱包皮具、新材料、先进装备等制造业链条、形成区块链、提升附加值加力“强二产”;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为依托,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开发特色文旅线路和文创产品,吸引区域内外消费者,集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壮三产”。

撰稿:黄如玉

复审:廖文忠

终审:杨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