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杨吉生专注红色收藏51载
在怀化城区,有一位痴情于红色收藏的传奇老人,51年来,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收藏各类红色文物8千余件,其中一些价值不菲。他就是享誉三湘的红色收藏界“大家”杨吉生。今年4月,这位年满73岁的老者将自己所藏无偿捐献给了鹤城区国防教育中心,担任义务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述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
深秋季节,记者走进杨吉生的家,被那些玲琅满目的红色文物藏品所吸引。
“这些东西基本都是红军长征时用过的大刀、鸟枪、火枪,这把伞是贺龙用过的,相当珍贵。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一部分,是当年红二军团路过怀化芷江这一带留下的宝贵遗物。”杨吉生是一位民间收藏家,确切地说是一位民间红色收藏家,他对于红色藏品情有独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其藏品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不可估量。令记者吃惊的是,眼前如此多的藏品,竟然只是他众多收藏的“冰山一角”。
“这只是在我家里的一部分文物,大部分现在都已经放在‘鹤城区国防教育中心’ 现在我带你们去看看。”杨吉生介绍,自2019年至今,他已无偿向鹤城区国防教育中心捐献红色文物2000余件 。
红军长征时期的物件、文件,文史资料,以及红军领导人的信件、手稿,是杨吉生红色收藏中的大项。他收藏的毛泽东徽章以及书信,就有上千件。每一件藏品都展现了伟人毛泽东的工作生活细节。此外,馆内还收藏有大量革命文史资料,装备、器材,可说是目前怀化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个人红色收藏展馆。
“这么多年,我收藏的物件有的放在了张家界的贺龙博物馆、有的雪峰山抗战博物馆,再加上我家里的和捐出去的,估计在8000件左右 。”杨吉生说起和红色收藏结缘,两个人的影响对杨吉生至关重要,一个是出身黄埔军校的父亲杨才业,另一个是他的姑父,中共湖南地区地下党负责人谌鸿章。
杨吉生介绍:父亲是黄埔军校第二期的毕业生,他收藏了很多抗日战争的实物以及生活用具。姑父谌鸿章是湖南地下共产党负责人,留下了很多红军长征的东西,他们都传给杨吉生了,杨吉生20多岁就开始收藏了,得点收入都投入到收藏当中。
51年来,为了收藏红色文物,杨吉生省吃俭用,多次辗转井冈山、延安、遵义等地寻找“宝贝”。在寻找这些“宝贝”的过程中,体验了红色收藏给他带来的快乐!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开办一家红色藏品博物馆,无偿为社会提供服务。2019年6月份,当了解到鹤城区国防教育中心要建立红色文物馆后,杨吉生便积极与他们取得联系,将精心挑选的2000余件红色文物无偿交于馆内展览。2020年4月2日,鹤城区国防教育中心正式开馆,聘请杨吉生为红色文物馆荣誉馆长兼讲解员。从那以后,这些价值不菲的珍宝藏品,在经历了硝烟弥漫的历史岁月,又见证了革命战争的激烈场景后,它们如同饱经沧桑洗礼的长者,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向人们诉说着远去的故事。
(记者 李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