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银花香飘世界——溆浦山银花ISO国际标准启动暨产销对接会侧记
10月18日,中国·溆浦山银花ISO国际标准启动暨产销对接会举行。来自全国中医药领域的院士、专家、科研院校代表、企业代表相聚溆浦,共同推动山银花产业标准化、国际化与全链条升级。
“不仅为一味药材立标准,更为一方产业谋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ISO/TC249/SC1/WG1主席刘良在主旨讲话中,一语道出启动溆浦山银花ISO国际标准的核心动因——让优质资源真正转化为市场优势,让山银花香飘世界。
一朵山银花带富溆浦千家万户
溆浦,是国家食药联盟授予的全国首个“山银花之乡”。作为湖南道地中药材“湘九味”“怀六味”之一,山银花在溆浦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宋,种植规模达13.1万亩,居全省首位。
雪峰山区独一无二的生态禀赋,孕育了溆浦山银花的高品质。据权威检测,溆浦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高达9.1%,灰毡毛忍冬皂苷乙等活性成分总量达11.3%,双双远超药典标准。2024年,溆浦山银花获第25届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金奖”。
“构建山银花完整产业链,让‘一朵花’带动‘一条链’,富裕‘一方人’。”溆浦县委书记郑湘介绍,山银花带动全县3.13万人就业,全县有1.5万户农民靠山银花,实现亩均3000—4000元纯收入,山银花综合产值达13亿元。
如今,全县有237家鲜花烘干初加工点,103家山银花经营企业,山银花总仓储能力可达到1万吨以上,标准化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
产学研协同发力,溆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10余家科研院校深度合作,让山银花产业发展有了强劲有力的技术支撑,成功入选第一批湖南省中药材GAP标准示范建设单位。
当天,头部药企华润三九(六安)中药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溆浦企业签订山银花采购协议,“从田间到车间”的市场桥梁就此搭建。而来自贵州、安徽、广西、江西等地6家药企的签约采购,则为溆浦山银花构建更广阔的销售网络。
“我们真诚期盼与各地企业深化产业协作,让‘一朵花’绽放出‘百业兴’的绚烂图景;真诚期盼与山银花各产区深化区域合作,形成‘百花齐放,满园春色’的生动局面。”郑湘说。
山银花走向世界迈出关键一步
在产业全球化的今天,标准就是话语权,就是通行证,就是竞争力。“天赋异禀”的溆浦山银花,因缺乏通用标准而难以深耕国际市场。“山银花ISO国际标准正式启动,是溆浦山银花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一步。”刘良说。
“制定ISO标准后,四川彭州的川芎饮片出口单价提升40%,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打入200余家海外汉方药局。浙江灵芝更具说服力,ISO标准发布后出口额激增284.5%,直接掌握全球质量话语权。”刘良用两个案例证明:标准能破解三大痛点——一是确立品质共识,让“溆浦产”等同于“高品质”;二是打破贸易壁垒,让山银花获得全球市场的“通行证”;三是延伸产业链条,为精深加工提供依据。
当天,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南正清集团签订《山银花ISO标准认证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山银花ISO国际标准的研发与落地。将聚焦三个核心方向发力:一是全链条规范,从雪峰山麓的种植土壤、采收时机,到烘干工艺、仓储条件,建立量化指标;二是特色成分凸显,将溆浦山银花的高活性成分含量纳入国际考核体系,形成差异化优势;三是应用场景拓展,对接食品、化妆品等多元需求,呼应全球56.8亿美元的健康品市场规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天,湖南溆浦县、隆回县、洪江市、中方县、重庆秀山县、贵州绥阳县等中国山银花主产区签署《山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溆浦宣言》,共建“产业联盟”,共立“行业标准”,共塑“公共品牌”,共拓“全球市场”。
“制定和执行国际标准,是山银花走向世界的‘技术护照’。”郑湘说,坚信这朵小小的山银花,必将成为开启富民强县梦想的“金钥匙”,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幸福花”。(载于10月20日《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夏涛 周紫云 通讯员 周红波 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