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小南竹催生大产业 力争到2030年产值超10亿元
近日,在溆浦县三江镇林区,工人操作无人机,将一捆捆南竹从山上吊运到山下路边。村民陆育兰笑着说:“以前运输不便,竹子长在山上没人要。现在有了无人机运输,既方便也能卖个好价钱。”
溆浦县南竹资源丰富,有竹林16.8万亩,具备发展竹制品加工产业的良好基础。近年来,该县从规划布局、全链条招商、科技赋能、改革创新等方面入手,全力攻坚克难,积极转化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带动竹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竹制品加工规模企业5家,年产值1.25亿元,全产业链年创收1.62亿元。
溆浦制定产业总体规划,明确“一片一带”规划布局。在三江镇建设竹产业示范片,在龙潭镇、小横垅乡、沿溪乡建设竹产业带。统筹推进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南竹低改2万亩,集中推进10 个竹产业初加工项目,投资2亿元建设竹产品交易中心,投资8000万元在中都、小横垅国有林场发展竹林生态旅游项目,推动竹产业全链条发展。
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大力招引细分产业链链主企业。今年来,溆浦已引进正忠科技、大疆科技、圆通快递等3家企业,联合实施“无人机+索道”伐运项目,南竹砍伐运输量由1吨/天提升至10吨/天,成本由430元/吨下降至390元/吨。
该县还坚持把竹产业发展和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有机结合,探索“林地信托”模式,助力产业做大做强。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方式,集体流转竹林6万余亩,为20个村年均创造村集体收入3万元,带动农户年均增收45元/亩,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新路子。
据了解,溆浦还将深入实施竹产业“五年攻坚”计划,力争到2030年全县南竹面积扩大至25万亩以上,竹业粗加工能力达到 3万立方米/年,竹产业年产值达 10亿元以上。
(周红波 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