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深化绩效改革 激发教育工作活力
“现在是课好安排、事情有人管了。”“我校下学期的大课间编排、校园卫生管理等非教学工作岗位都已经有好几位老师主动提出了申请……”在近日辰溪县召开的中小学教师绩效改革实施推进情况座谈会上,多位与会校长由衷地说道。
2025年春季学期,辰溪县全面深化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改革,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内生动力,促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
高位推动,把控改革主脉搏
为了有效推进教师绩效改革工作的实施,2024年秋季学期,辰溪县在修溪学校、张家溜小学率先进行了试点,并对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研讨。
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2025年春季学期初,该县制定下发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考核改革实施意见(试行)》(下简称《实施意见》)这一指导性文件,坚持“多劳多酬、优绩优酬”原则,总体从师德师风、教学常规、教学科研、工作量、综合业绩、创先争优等六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规定,为全县各中小学校推进实施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政策依据。
在统筹整合绩效考核资金中,县委县政府不遗余力,在县本级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在编在岗教师人数统一拨付到各学校,与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中的30%奖励性部分统筹纳入到教师绩效改革的总量资金中,最大化地撬动绩效杠杆。
自主定策,凸显改革精准化
辰溪县潭湾镇中心小学负责人说:“在绩效考核指标分值权重设置中,我们优化、调整增加这项分值,现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上学期有11位教师辅导学生在上级组织的竞赛活动中获奖。”
据了解,以往距离城区相对较近的农村学校,每学期初的班主任人选安排是每一位校长头痛的事,主动、愿意担任班主任的教师不多,往往需要校领导做工作。而且年龄较大的老师在辅导学生参赛、参加教研和派训等活动中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
在《实施意见》的指导下,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遵循民主公开、注重实绩、客观公正原则,按照“一校一策”制定具体的考核评价细则,并在设置每一项指标的量化分值时,充分结合本校教师年龄构成、学科结构以及地域位置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指导范围内自主优化调整每一项指标的分值权重。
优绩为要,激发动能赋活力
“教师绩效必须倡导优绩优酬、多劳多得,只有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区分出每一位教师的绩效优劣,教育工作活力才能有效激发。”辰溪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绩效考核机制改革,加强宏观指导、校际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重点强化教师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布、运用。
各学校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按照量化考核分值从高至低分为A、B、C、D等级,C、D等级学年度内不得评先评优,而且学年度内不得申请调动。
“自实施绩效考核以来,我校教师的工作紧张感、积极性都有了明显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熊首山小学负责人介绍,在上学期全市质量监测中,学校数学、英语学科优秀率较上年度提升了8至10 个百分点,其中五年级数学满分人数同比增加了10%。
如今,在新的绩效考核机制带动下,全县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质量效率得以不断提升,充分发挥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机制保障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教师绩效综合改革,进一步优化绩效指导、绩效提升、绩效运用等机制的设计,致力于构筑更加优化、高效的绩效文化,消除‘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弊病,激发教师队伍内生动力,推动县域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辰溪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
(谭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