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锦和镇楠村:发展产业基地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麻阳苗族自治县楠村村围绕村情,发展柑橘与药材种植,壮大甘蔗与养牛产业,让老百姓不断得到了实惠,产业基地得到新发展。
寒冬时节,在楠村临锦江河边,一块块甘蔗林矗立在田地里,村民邹承术与老伴张金莲忙着收割传统老甘蔗,老邹快速把甘蔗砍倒,老伴把甘蔗叶剃掉、把剃好的甘蔗扎成捆。今年虽然很干旱,但这对夫妻通过抽水抗旱,甘蔗长势不错。邹承术说:“我种了1亩田甘蔗,今年能榨出1300至1400斤红糖呢。”
在离邹承术不远处一榨甘蔗的棚房里,榨糖师傅邹先兴与几个师傅忙碌着,他们把甘蔗往榨汁机里放,甘蔗瞬间变成了甘蔗渣,甘蔗汁则流入了桶里,加工灶台前,烟雾滚滚。邹承术不断用大勺子翻滚着红糖汁,邹师傅告诉笔者,他们是最近几天才开始榨红糖的,每天两口锅能熬出600来公斤红糖。“因为这个时候榨,糖度比较高,糖又多,又甜,颜色又好。”
楠村村有着100多亩甘蔗基地,近年来,该村支两委主动与周边电商对接,帮村民寻找更多销售渠道,巩固发展这一传统富民产业。
楠村村辖6个村民小组,山地面积宽广,肉牛养殖很有潜力,5年来,在村里养牛大王张绍元规模养殖带动下,周边村民跟着发展起了养牛。当前,楠村村养殖大户达到6户,该村每年出售黄牛200多头,仅养牛这一项,给楠村村带来收入200多万元。
如今,楠村村依托横穿该村的楠村溪、锦江河,在两水沿岸对原有500多亩柑橘种植业逐步进行品改改良,壮大古法红糖加工基地,新发展60多亩黄精药材种植基地,对牛种改良、扩大规模,通过“四基地”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张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