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轶事│农家“贴心人”
李明红(右)来到杨司凡的黄桃园,向其妻子杨喜琴了解黄桃长势情况。(记者 罗艺瑶 摄)
农家田园美,百亩桃花开,这是记者日前走进中方县接龙镇卧龙村看到诗画一般的风景。
“杨姐!今天出太阳,你给黄桃打药了吗?”“李妹!我正在果园给果树打药呢!谢谢你,心里总装着我家们一家!”前段时间一直在下雨,看见出太阳,卧龙村的扶贫队长、贫困户杨司凡一家的帮扶责任人李明红,急忙掏出手机给杨司凡的妻子杨喜琴打电话询问黄桃打药的情况。
得知有记者到来,正在给黄桃打药的杨喜琴匆忙赶来对记者说:“李书记是我们家的大恩人,自从她来到我们村后,我在家就能赚到钱,我们家的生活也渐渐富裕起来了!”
卧龙村是中方县的偏远山村,交通不便,产业发展滞后,属于中方县贫困人口集中区。贫困户杨司凡家有5口人,上有90岁老母亲、下有一儿一女。平日里,妻子要照顾母亲和一对儿女的起居生活,只能靠杨司凡一人外出打零工挣点钱,因此,一家人生活过得十分拮据。
李明红在多次走访中,了解到杨司凡一家因缺资金、缺技术致贫。李明红打算在卧龙村搞黄桃养殖基地,想邀请杨司凡一家入股。“我们一点积蓄都没有,哪里拿的出钱来入股。”这事让杨司凡一家犯了愁。李明红看出了他们的心思,说可以帮他们一家申请贴息贷款。听到“贷款”两字,杨司凡夫妻俩立马变脸。杨司凡对李明红说:“我们坚决不贷款,万一赔了,我们这一辈子都还不起贷款。”
吃了闭门羹的李明红,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想卧龙村很适合种植黄桃,而自己也有信心把这个产业做好,到底要如何劝说,杨司凡一家才肯加入进来呢?
李明红又一次登门,她将黄桃项目详细说给杨司凡夫妻听,听了李明红的计划和想法,杨司凡夫妻显得有些心动,但仍然不愿意申请贷款。
考虑再三,李明红做了一个决定。她再次来到杨司凡家中,拍着胸脯对他们说:“杨大哥、杨大嫂,我知道你们心里的顾虑,你们是怕还不上贷款,才不愿意加入。你们看这样行吗?你们贷款,万一赔了,我帮着你们还钱,亏多少我还多少钱。”
李明红的一番话让杨司凡夫妻俩非常感动。“李书记!我们相信你,我们愿意加入黄桃种植产业。”这一次,杨司凡和妻子彻底被李明红感动了。
李明红的丈夫在黔城上班,那天她丈夫正好在单位加班,提前与李明红商量,要她下午5点钟赶回去给10岁的女儿做晚饭。到了5点,女儿打电话过来问妈妈到哪了?并告诉李明红自己感觉头很烫,不大舒服。此时,李明红正在杨司凡家中。
作为母亲,听到女儿说不舒服,她内心十分担心,但作为帮扶队长和帮扶责任人,她又不能丢下工作。她只能强压住对女儿的担心,直到说服杨司凡一家后,李明红才急忙从村里开车回家,到家已经晚上9点多,女儿高烧39度多。女儿很懂事,不但不吵不闹,还反过来安慰李明红说自己喝了很多热开水,现在好多了。这一刻,李明红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抱着女儿大哭起来。
记者手记:李明红怀揣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来到卧龙村担任扶贫队长,同时与贫困户杨司凡结对,成为其帮扶责任人。李明红为了杨司凡一家能顺利脱贫,多次登门了解情况,并根据杨司凡一家情况制定帮扶计划。
在李明红的帮助下,贷款、入社、开荒、除草、买苗、培训,如今杨司凡成了卧龙村黄桃种植基地的技术骨干,他种的黄桃是整个卧龙村里结果最大、肉最多,口感最甜的,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记者 罗艺瑶 通讯员 黄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