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70年的探访:1949——2019, 从安徽凤阳到湖南新晃
8月17日,尽管骄阳似火,豆大的汗珠一颗一颗往下掉,但在湖南省新晃县鱼市镇老街,来自安徽合肥的张良丰和妹妹张良群两位70多岁的老人却带领家人,顶着烈日探访70多年前他们外公在这里生活的足迹。
张良丰兄妹俩的外公曹子安是安徽凤阳人,1938年凤阳被日军占领,曹子安被迫带着家人流亡到湖南省晃县大鱼塘(今湖南省新晃县鱼市镇),其外公外婆没有看到抗战胜利便在大鱼塘去世。抗战胜利后,1949年夏天兄妹俩随父母离开晃县回到老家安徽凤阳,再也没有回过晃县,一晃70年,当年的孩童如今已成古稀老人。
张良丰和张良群特意选在8月15日日本投降这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日子,从安徽合肥赶到湖南新晃,在新晃鱼市和龙溪口详细了解外公曹子安从安徽凤阳历经艰难险阻,千里迢迢到湖南晃县的经过以及先辈们当时生活的艰辛。
1938年正月初二,张良丰、张良群的外公全家正在包水饺过新年,日本鬼子打到了凤阳,外公一家老小15口人丢下正在吃的水饺,背井离乡,走上流亡之路。
外公一大家人和难民逃到刘府时,当时只有4岁的表姐由于太小,走累了而不肯再走,在后有日本鬼子追来的情况下家人准备将其丢弃,小女孩在此情况下只好步履蹒跚跟着大人一起逃亡。逃到散马街突遭日本鬼子袭击,由于大人跑得急,将还只有一岁多的表哥遗忘在炕烟房里。日本鬼子撤退后马上回去寻找已无踪影,从此了无音讯。
当时兵荒马乱,信息不灵,从散马街到曹家庄一路上难民乱成一团,一片混乱。他们的外婆和两个舅妈是小脚,走不快,全家15口人被逃难人群冲散,分成三伙各自逃生。
到安徽合肥后,外公才将全家15口人找到一起,买了3个牛轱辘车,老的和小的坐牛轱辘车,其他人步行,继续逃亡。
到了湖北汉口,再经湖南常德、长沙、衡阳、沅陵、芷江,经过1年多风餐露宿于1939年2月到达晃县。由于大量外地难民涌入,当时晃县县城人山人海,连旅社都没有住的地方,15口人就栖身于晃县龙溪口的五通庙。
当时的县商会会长见其一家穿着不俗,不是一般的人家。商会会长妻子见他们着实可怜,就送了些稻草给他们,全家人就把棉裤脱下来垫在稻草上捱过寒夜。
1939年3月,外公一家定居晃县大鱼塘,由于带的盘缠用完,全家生活陷入窘迫之中。只有一个脸盆既要用来洗脸又要用来盛饭。热天把棉裤改成单裤,冬天又把单裤改成棉裤。由于外公家在凤阳是官宦家庭,缺乏谋生技能,最后进了晃县基督教会在大鱼塘办的难民工厂织布,艰难度日。
来新晃探访的不仅有张良丰和张良群兄妹俩,还有他们的儿子及张良群还在读小学才11岁的孙女。
张良丰、张良群兄妹说:“这次到新晃探访让我们感触很深,如果不是日本侵略中国,我外公家一大家子人就不会天各一方。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通过这次探访让后代记住历史,让他们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到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了老百姓才能丰衣足食过和平日子。不要战争,远离战乱,让那受欺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曹会平 张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