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依托“四大平台”助推精准脱贫

发布时间:2017-02-19 08:49信息来源:怀化市政府门户网站

  “搭帮开发万佛山景区,不然,我真还不知道何时脱贫。现在家门口就是景区,今年全家靠经营农家乐增收达 20 余万元。”通道“四里茶堂”农家乐老板郑志泽谈起旅游带来的新变化竖起了大拇指!通道像郑志泽依靠县里发展旅游走上脱贫致富路的群众数不胜数。

  近年来,通道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在深入推进“十个到村到户”行动中,倾力打造文化旅游、农村电商、易地扶贫搬迁、基层党建四大平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明显工作成效。

  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器”。该县牢牢抓住市委在“一极两带”战略中,把通道作为怀化南部生态文化旅游先导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来打造的机遇,找准发展的切入点,以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点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在旅游带动融合中,走出了一条旅游与扶贫“共建共享、共通共融、共进共赢”之路,即景区景点建设与周边农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旅游服务发展与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共通共融、旅游经营效益与贫困人口增收共进共赢。2016 年,通过万佛山 5A 景区创建、通道转兵纪念地 4A 景区创建、皇都侗文化村 4A 景区创建、芋头古侗寨 3A 景区创建,同步完成景区周围农村水、电、路、房和环境整治。投入 5 亿元以上,1 万余人直接参与旅游“食、住、行、游、购、娱”服务,贫困群众的山林、土地、房屋、水面等实物折价入股景区,贫困人口获得景区收益分成、基础建设工程劳务、旅游公司务工、旅游服务创业多重收入,2000 余户贫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 10000 元以上,成为该县脱贫攻坚最具特色的途径之一。

  打造农村电商“催化剂”。该县通过“互联网 + 产业 + 扶贫”,打造“一线农村”,解决企业担心销售不敢扩大生产、农户担心卖难不敢去生产的问题。该县建设了电商园,健全电商服务站点、宽带网络和物流体系,并整合资金 2 亿元扶持贫困家庭发展产业项目 300 余个,为农村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2016 年,县电商园进驻商户 149家,当地旅游商品、侗锦、中药材、茶叶、绿色蔬菜、高山水果等 30 多个特色产品通过电商网络畅销,全年网购网销交易额达 4亿元。据统计,农村电商至少辐射带动 1 万余名群众参与产业建设,其中 5000 余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 8000 元以上,成功创建为湖南省电商扶贫示范县。

  打造易地扶贫搬迁“致富桥”。该县整合农发行及国开行贷款、地质灾害滑坡搬迁资金、农村危旧房改造资金等 2.6 亿元,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根”,走向脱贫致富的“小康路”。按照“建设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发展产业化、服务人性化”的思路,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两种方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86 户 410 人,同步搬迁 43 户 260 人。其中,采取“统规统建”的方式,在县溪、坪坦两个景区里建设集中安置点,31户140名建档立卡搬迁户、43 户 170 名同步搬迁户搭上新型城镇化及旅游开发的快车;采取“统一风格、分散自建”的方式,结合产业基地和新农村建设,在村内就地安置搬迁户 55 户 270 人,真正确保了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 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

  打造基层党建 “火车头”。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片、机关单位联村,支部带头、党员带头,推动基层党建上平、推动精准脱贫见成效”为主要内容的帮扶党建机制。通过双联,每位县级领导联系 1 个乡镇、1 个贫困村,乡镇领导每人联系 1-3 个村,全县 3772名干部职工继续与 12076 户贫困户“结对子”。

  通过双带,选派了 89 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从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乡土能人、复退军人和大学生村官中培养发展党员,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示范作用,带领贫困户发展果蔬、中药材、茶叶等种植 11.6 万亩,养殖畜禽 80 万头(羽),党建引领助推精准脱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