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工伤保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2016-11-11 16:58信息来源:怀化市政府门户网站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全面建设的根本和核心,而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全部工作的基础。基层党支部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加强全面建设,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关键。下面,笔者以从事多年基层党支部建设为例,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
一、当前基层党支部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有的基层党支部对支部建设思想认识不足,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视不够。由于各基层党支部所在单位职能的单一性和特殊性,导致部分党支部在工作部署上,过多强调业务工作,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不愿抓党建工作,或者不会抓党建工作,片面认为只要把职能部门的业务抓好,上级主管部门满意、人民群众注意,就是称职,忽视了党组织建设,把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割裂开来,没有充分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导致工作中常常顾此失彼,队伍整体建设水平始终在低层次上徘徊。
(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匮乏,支部成员整体素质不够高,管教和带头作用不够明显。党务干部大都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有的支部委员甚至未能摆脱自身位置,党政职务不分,习惯凭经验想事行事。特别是党支部书记,成分普遍较新,担任党支部书记时间普遍不长,政治理论和思想政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党管干部的原则和方法灵活运作不够。虽有做好工作的愿望,但是由于经验欠缺,常常事半功倍。有的支部委员不熟悉党务工作,不知道如何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不善于以党的名义开展活动。在对党员教育和管理上要求多,抓普遍性教育管理多,联系个人实际教育管理少,工作呈现一般化状态,缺乏说服力和感召力。
(三)贯彻执行组织生活制度不严格。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制度建设流于形式,贯彻执行情况不够好,尤其是党员学习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党费缴纳制度等落实不好。召开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查摆问题不深不透;党员汇报工作泛泛而谈,不能紧密联系自己思想和工作实际;有的支部单纯为应付上级检查考核,作表面文章,以填写簿册代替相关会议,以补充会议记录代替会议落实,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二、对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建议
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就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要提高对党支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要把党支部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增强党支部成员抓党建责任意识,改变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切实履行抓党建工作职责。另一方面,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支部书记的党务知识培训和学习教育,使支部书记成为党规党章及党务建设的行家专家,一手抓把党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以党建促工作发展,同步部署形成新局面。
(二)上级党组织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对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检查指导。上级党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尤其要加大对党支部学习、会议记录本的检查力度,并将检查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起到督促作用,以避免支部走形式。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具体指导,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对组织生活不健全的党支部,督促其按时完成召开会议,并派专人加以督促和指导,以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对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党支部,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症结和解决方法,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正。
(三)激发支部活力,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支部一班人理论学习,增强其自身能力和素养,通过学习不断规范其言行,锻炼其才能。特别是支部书记要在提高理论素质上下功夫,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成为支部一班人学习典范。要教育支部委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法制观、利益观,正确认识权利与责任、义务的关系,通过多种形式,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扎实,渗透到工作、生活中去,经常自我检视,杜绝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现象。
(四)促使民主集中制顺利执行。要抓好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对业务工作、部门职责、学习教育等重大问题,要充分发扬民主,多听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既要履行义务,又要行使权利,实施决策时要由集体决定,克服谁职务高谁说了算,谁资格老谁拍板的现象,要开展经常性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正气。并抓好议事规则的落实,在实践中要进一步创新民主集中制监督机制。一是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主要领导要主动自我监督;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每个成员要接受党内外监督。二是加大考核力度,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组织、纪检部门要坚持把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作为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破坏民主集中制,影响班子团结的要严肃处理。三是增强广大党员群众民主意识,提高参与监督积极性,使之成为监督主要力量。
(五)做到三个“定期”:上级党委要定期召开支部工作例会,要与支部书记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书记例会,对本月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步工作进行提前安排,帮助支部书记找出不足,指明方向;定期开展专题研讨,每年对支部建设、职工思想政治动态等工作进行理论研讨,要求每位支部书记撰写1~2篇研讨论文;定期深入基层,对支部书记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二是开展工作交流,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组织党支部专题工作现场会,向支部书记展示推广典型经验,比如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会和座谈会,提升创建水平、交流创建经验。三是抓好党支部书记培训,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辅导与观看录像以及参加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和利用支部书记例会等方法,进行学理论、学管理、学法律、学党务知识,提高党支部书记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拓宽党建工作思路。
(六)与时俱进健全规章制度。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党支部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抓落实、层层有责任、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二是全面推行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要量化考核指标,硬化考核标准,强化考核措施,加大奖惩力度,真正把机关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三是落实机关党建工作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对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防止有章不循、流于形式。
一、当前基层党支部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有的基层党支部对支部建设思想认识不足,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视不够。由于各基层党支部所在单位职能的单一性和特殊性,导致部分党支部在工作部署上,过多强调业务工作,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不愿抓党建工作,或者不会抓党建工作,片面认为只要把职能部门的业务抓好,上级主管部门满意、人民群众注意,就是称职,忽视了党组织建设,把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割裂开来,没有充分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导致工作中常常顾此失彼,队伍整体建设水平始终在低层次上徘徊。
(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匮乏,支部成员整体素质不够高,管教和带头作用不够明显。党务干部大都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有的支部委员甚至未能摆脱自身位置,党政职务不分,习惯凭经验想事行事。特别是党支部书记,成分普遍较新,担任党支部书记时间普遍不长,政治理论和思想政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党管干部的原则和方法灵活运作不够。虽有做好工作的愿望,但是由于经验欠缺,常常事半功倍。有的支部委员不熟悉党务工作,不知道如何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不善于以党的名义开展活动。在对党员教育和管理上要求多,抓普遍性教育管理多,联系个人实际教育管理少,工作呈现一般化状态,缺乏说服力和感召力。
(三)贯彻执行组织生活制度不严格。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制度建设流于形式,贯彻执行情况不够好,尤其是党员学习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党费缴纳制度等落实不好。召开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查摆问题不深不透;党员汇报工作泛泛而谈,不能紧密联系自己思想和工作实际;有的支部单纯为应付上级检查考核,作表面文章,以填写簿册代替相关会议,以补充会议记录代替会议落实,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二、对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建议
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就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要提高对党支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要把党支部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增强党支部成员抓党建责任意识,改变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切实履行抓党建工作职责。另一方面,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支部书记的党务知识培训和学习教育,使支部书记成为党规党章及党务建设的行家专家,一手抓把党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以党建促工作发展,同步部署形成新局面。
(二)上级党组织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对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检查指导。上级党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尤其要加大对党支部学习、会议记录本的检查力度,并将检查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起到督促作用,以避免支部走形式。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具体指导,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对组织生活不健全的党支部,督促其按时完成召开会议,并派专人加以督促和指导,以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对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党支部,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症结和解决方法,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正。
(三)激发支部活力,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支部一班人理论学习,增强其自身能力和素养,通过学习不断规范其言行,锻炼其才能。特别是支部书记要在提高理论素质上下功夫,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成为支部一班人学习典范。要教育支部委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法制观、利益观,正确认识权利与责任、义务的关系,通过多种形式,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扎实,渗透到工作、生活中去,经常自我检视,杜绝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现象。
(四)促使民主集中制顺利执行。要抓好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对业务工作、部门职责、学习教育等重大问题,要充分发扬民主,多听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既要履行义务,又要行使权利,实施决策时要由集体决定,克服谁职务高谁说了算,谁资格老谁拍板的现象,要开展经常性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正气。并抓好议事规则的落实,在实践中要进一步创新民主集中制监督机制。一是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主要领导要主动自我监督;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每个成员要接受党内外监督。二是加大考核力度,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组织、纪检部门要坚持把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作为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破坏民主集中制,影响班子团结的要严肃处理。三是增强广大党员群众民主意识,提高参与监督积极性,使之成为监督主要力量。
(五)做到三个“定期”:上级党委要定期召开支部工作例会,要与支部书记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书记例会,对本月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步工作进行提前安排,帮助支部书记找出不足,指明方向;定期开展专题研讨,每年对支部建设、职工思想政治动态等工作进行理论研讨,要求每位支部书记撰写1~2篇研讨论文;定期深入基层,对支部书记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二是开展工作交流,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组织党支部专题工作现场会,向支部书记展示推广典型经验,比如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会和座谈会,提升创建水平、交流创建经验。三是抓好党支部书记培训,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辅导与观看录像以及参加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和利用支部书记例会等方法,进行学理论、学管理、学法律、学党务知识,提高党支部书记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拓宽党建工作思路。
(六)与时俱进健全规章制度。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党支部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抓落实、层层有责任、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二是全面推行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要量化考核指标,硬化考核标准,强化考核措施,加大奖惩力度,真正把机关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三是落实机关党建工作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对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防止有章不循、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