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科技特派员工作四个到位显成效

发布时间:2016-09-22 17:20信息来源:靖州县经科商粮局
 

  按照中央、省、市科技特派员办的要求, 靖州县今年来共派出科技特派员102人(省、市、县科技特派员),组成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小分队、中药材推广种植服务队以及专家服务团企业工作队,深入全县11个乡(镇)管委会的村、组、农户,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应用服务,为33家企业提供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项目申报、产品创名牌等服务。与此同时,在全县11个乡(镇)管委会建立健全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并同时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全年零距离为群众提供科技咨询、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应用、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项目申报、地震知识服务。2016年派出的10名特派员中,有2名创建了利益共同体。培训农民1320人次,发放科普资料6100份。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3个,总投资1317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5.9万人,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7项(个),包装科技项目15个,建成科技示范基地23个,发展科技示范户200户。完成以茯苓、灵芝、百合、金银花、天麻、杜仲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1.12万,预计产值1.61亿元,农民增收3100元。
   一是建站到位,方便群众

  2016年,全县11个乡(镇)管委会都建立健全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为科技特派员建设了一个组织之家、工作之家、技术之家。目前,这11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运转正常,一个小时便民服务圈已建成。科技下乡服务实行首问、首办责任制和一站式服务相结合,与省、市、县科技特派员在远教红星网和腾农网上以及电商平台,微商平台开展科技服务双向互动视频信息高速铁路互通互联活动。省派科技特派员易翠平和她的团队通过渤海商品交易所的全球化互联网平台,敲几下键盘,1000多吨茯苓,不到一分钟,就卖到了全世界。

  二是落实到位,积极开展活动

  根据怀化市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关于湖南科技活动周的有关精神,成立了活动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和实施科技活动周的相关活动。召开了协调会议,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安排和部署,制定下发了《靖州县2016年科技活动周实施方案》。这次活动周共有42个县直单位、学会、协会以及11个乡镇(管委会)的科技工作者,种、养、加工科技示范户2700人参与。活动周期间,重点举办各类科技活动15个,参与科技活动的公务员、科技工作者,人民群众33000余人次,出动宣传车27台次,制作展牌180块,宣传标语203幅,发放科技宣传资料70000份,出科技宣传窗18期,电视讲座10次,受培训和教育人数近14万人。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得到了前来参加的村民代表、中、小学生的好评。
  三、工作到位,助推产业发展

  科技特派员立足原有优势项目以及新兴产业,积极解决项目、产业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利用项目单位的资金优势,促进项目产业的做大做强。在科技特派员的参入与带动下,我县金叶烤烟产业突飞猛进,藕团乡、甘棠镇、新厂镇等乡镇完成了32800亩烤烟、晚稻(荸荠)轮作,飞山管委会、藕团乡、新厂镇等乡镇(管委会)实施了5620亩百合基地建设,四通食品等企业新种植了6000多亩优质大米(其中发展富晒大米1000亩。),产品供不应求。如:省派科技特派员聂明建,为增强其所联系的老发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和引种红心猕猴桃。2015年8月下旬,在猕猴桃成熟季节,他利用暑假休息时间,带领合作社负责人亲赴红心猕猴桃的原产地—四川省苍溪县考察。当时天气十分炎热,气温达到37~38℃,为节约考察旅差费,省钱购苗,他克服了腰痛的困难,选择坐火车往返。通过在当地的参观考察和坐谈,了解到了当地发展红心猕猴桃的历史及经验教训,当时正值猕猴桃收获前夕,来自浙江的果品收购商早在1个多月前就已把全部收购资金打入园艺场的账户,并在当地住下,坐等果实成熟。当时猕猴桃硕果累累,果实挂满枝头,每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按当时收购价每公斤20元计算,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实地参观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结合本地野生猕猴桃资源十分丰富的特点,坚定了发展红心猕猴桃的信心。考察回来后,合作社立即进行了土地、有机肥及资金的准备。果园建在排牙山林场直属生产队,交通方便,地下水位低,土质肥沃,微酸性,排灌方便。2015年11月底,他们从四川苍溪县良种苗木场引进种苗直径达0.8cm的“红阳”红心猕猴桃母本种苗1200株,父本种苗24株,按照栽植密度为3×2米、每亩110株母本,2株父本的比例,栽了9.8亩面积。栽苗后,他们立即按标准栽好了水泥柱、搭好了铁丝棚架。为确保引种成功,先后两次请对方专家来靖州现场指导。经过8个多月的培管,2016年8月初,他们现场调查,猕猴桃生长发育良好,其中有60%的猕猴桃已经上架,预计年底将有90%以上的猕猴桃可上架,可达到1年上架,2年试花,3年试果,4年进入盛产期的预期目的。 与此同时,他还应邀对该县飞山乡二凉亭陶永莲已种植的猕猴桃果园进行相关技术指导,该老板从外地引进了红心猕猴桃120亩,已栽种了3年,因缺乏技术,不仅长势差,至今还未结果,而且死苗较多,他们现场考察后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该基地地下水位过高,根系长期泡在水中,生长不良;二是除草剂喷施时操作不当,产生了药害;他们在现场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四是增收到位,经济发展显成效

     加大了对四大基地的服务,办百合培训班29期,培训百合种植户312户,新种植百合4600亩。办葛根培训班4期,培训葛根新种植户230户,新种植葛根1200亩。办山核桃培训班12期,培训山核桃新种植户2100户,新种植山核桃6000亩。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十互联”的龙头企业模式。已建成湘百仕酒业有限公司投资860万元,建立万能酒海一个,年窖藏杨梅酒、茯苓、葛根酒5600吨。培育发展和盛科技龙头企业和藕团灵芝种植、八亚鱼业专业合作社和香猪专业合作社。金蛋(红薯)产业发展迅速,我县老发薯业在省级科技特派员、湖南农大聂明建教授的现场指导下,办红薯栽培培训班12期,培训农民3600人,播种红薯面积280亩,(其中紫薯100亩)预计收入61万元。建立利益共同体,通过以技术入股、资金入股、实体创业的形式创办或领办经济实体,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达到了利益共享和“双赢”的目的。如:“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湖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怀化市十佳科技示范户”、“怀化市优秀共产党员”、“靖州县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等70余项荣誉称号获得者――靖州县茯苓专业协会会长王先有,2016年5月参加了全国科技大会,载誉而归。靖州县的茯苓产业,在科技特派员王先有等人的带动下,2016年全县的鲜茯苓交易量由2015年前的4.5万吨上升到7.3万吨,产值达到17.2亿多元。靖州茯苓产业的发展,为靖州45—55岁人员就地就业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并带动了周边18个县、市7万多人就业,每年为就业人员新增收入1.59亿元,每年为国家创造了上亿元的税收,为城镇社区和乡村的稳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与此同时,茯苓“湘靖28”袋料高效栽培和太空育种技术冲出了国内,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