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农村危房改造喜圆百姓“安居梦”

发布时间:2015-11-04 10:43信息来源:怀化日报

   近日,记者在中方县水牛田村的王梅冲组看到,家家户户地净窗明,老人们聚集在一起聊天,小孩子在田埂上愉快玩耍。刚搬进新房没多久的村民潘先洋告诉记者:“以前一家4 口住在不到50 平方米的工棚房里,冬冷夏热,加上屋里没有自来水,上一次厕所得跑几百米。现在住的是三室一厅,功能齐全得很,日子过得好舒心!”年过七旬的他环顾着自己的新家,语意畅快。而这,只是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中众多受益人中的一个缩影。

  据悉,2010 年至2014 年,省委、省政府下达我市危房改造任务指标为60600 户,我市实际完成危房改造64760 户。今年省下达农村危房改造第一批指标任务7100 户,截至9 月25 日,已开工7950 户,竣工5347 户,人均住房面积大幅提升,大大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安全问题为目标,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整体推进工作,优先支持居住房屋极度危险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家庭等贫困户享受危房改造的“阳光雨露”,让他们喜圆“安居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专门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任组长,住建、民政、发改、财政、国土、监察、扶贫、交通、残联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各县(市、区)成立了相应机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县(市、区)落实到乡镇包干负责实施的上下联动机制。各县( 市、区), 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县还相继制定了具有本地区地域建筑特色的农村危房改造技术指导细则和相应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麻阳制定了《麻阳苗族自治县农村危房改造技术指导细则》,编制了具有苗族建筑特色的建房图集,供当地危改户参考;中方县制定了《中方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以建规立章的形式明确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的安全责任主体、工作职责和技术标准。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监督和指导下,各县(市、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责任状,各乡镇人民政府与各村委会、危改对象签订了协议书,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并严格责任倒排,层层落实责任制。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对工作的组织实施,市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县(市、区)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定期考核和不定期督查,工作环环相扣,一级负责一级,为全市危房改造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此外,从去年起,我市按照省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整体推进示范工作,重点着力推进沪昆高速怀芷沿线农村危房改造整体推进示范带建设和靖州农村危房改造整村推进项目,改造区域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危房改造解决了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村级道路硬化使得出行更加便利,村庄绿化进一步提升了生态,生活垃圾治理保护了环境,同时,独特的苗侗风貌元素的加入,促进了当地特色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