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供销合作联合社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下半年氮肥行情能否回归理性?——2022中国化肥市场研讨会(氮肥专场)深度分析后市

发布时间:2022-06-13 08:28 信息来源:怀化供销合作联合社

当下正值“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然而受外围多因素扰动影响,国内化肥生产、贸易均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在此重要的时间节点,为了共克时艰、凝聚共识,促进行业形成保供稳价合力,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农资传媒组织策划了“2022中国化肥市场研讨会”,邀请行业协会以及国内重点生产和流通企业代表参与研讨,从多角度探析近期化肥市场运行情况及后市发展趋势,为破解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难题,寻找答案、提供参考。

作为化肥行业的风向标,氮肥行情一直备受行业瞩目。自年初以来,国内化肥市场走出一轮牛市行情。今年1—5月份,国内尿素的主流出厂价格由2500元/吨开始一路上涨,如今已经超过3200元/吨,轻松打破2021年的最高纪录。本轮行情呈现出持续时间长、涨价幅度大的特点,在历史上都较为少见。从“供不应求”能否出现“供大于求”?下半年要重点关注哪些因素?6月2日,首场“2022中国化肥市场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来自四川美丰农资化工有限公司、海油富岛(上海)化学有限公司、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九禾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农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以及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的相关领导和冠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共同围绕今年上半年的尿素市场运行情况以及后市行情展望进行了深入探讨。

四川美丰农资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子辉

农业需求放缓三季度价格较难回归理性

国内尿素市场方面,全国农业需求略放缓,北方小麦备肥、南方地区水稻用肥尚可。工业需求方面,当前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复合肥企业按需采购为主;国内目前部分尿素检修企业已陆续恢复生产,夏管肥在6月份开始释放,增加市场供给;北方地区夏季备肥及用肥将有部分市场需求支撑。

原料方面,氮肥的原材料成本仍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国内无烟煤价格小幅上涨,环比上涨84.9元/吨,同比上涨596.4元/吨。国内天然气价格小幅下跌,环比下跌273.7元/吨,同比上涨3690.7元/吨。

当前,国内尿素市场重点关注点应在夏管肥的投放、尿素生产企业陆续开工及夏季需求情况综合评估上。而氮肥行情与磷、钾等单质肥的供需紧密相关,各企业满足市场小麦肥、高氮高磷肥的需求,将作为综合考虑市场行情的主要因素,预判三季度价格持续高位,较难回归理性。

具体到西南市场方面,近期西南区域尿素市场窄幅下跌运行,农业需求有限,市场刚需支撑持续不足,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四川区域内部分尿素企业多持有一定待发订单,实际成交多根据自身库存灵活调整价格。目前西南尿素市场利好支撑偏弱,短期将呈弱势盘整趋势。据悉,1—5月份四川美丰实现氮肥销售约26万吨(含车尿),在满足春耕保供稳价前提下,实现了产销平衡,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国际尿素市场方面,受疫情及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国际化肥、粮食供应呈紧张趋势,且粮食价格持续上升。目前国际尿素价格小幅下跌,小颗粒尿素离岸价低端下跌30~40美元/吨,高端下跌25~40美元/吨;从各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俄乌冲突持续发展来看,国际化肥市场供应仍趋于失衡,国际市场需持谨慎态度,预计弱势盘整,后期将高位略有涨幅。

海油富岛(上海)化学有限公司氮肥产品经理李晓

行情具备重要支撑后市大幅涨跌可能性不大

国内尿素市场方面,当前国内尿素市场农业需求基本结束,终端市场对高价肥料存在抵触情绪,个别区域市场价格出现30~50元/吨回落,甚至局部地区价格回落了100元/吨。据了解,目前华南地区主流中小颗粒尿素出厂价格在3280~3300元/吨;华北地区主流中小颗粒尿素出厂价格在3170~3200元/吨。整体来看,短时间内国内尿素市场农业需求处于空档期,市场正处于高位震荡阶段,预计后市随着华东等地区农业需求启动,市场存在一定的利好。同时,6月份以后部分企业检修有序开展,预计尿素日产量会保持在16.5万吨。工业需求方面,后期一旦高氮复合肥开足马力生产,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尿素的采购量。

国际尿素市场方面,近期印度招标之后,美国和巴西等国的尿素市场行情在持续走弱,国际尿素价格已经连续5周下跌,下跌原因主要是需求低迷。从印度5月份的数据来看,库存跟去年同期相差不多,但销售量同比是偏高的,零售端的销量达到240万吨。同时,由于天气原因降水量少导致种植的进度偏缓,一定程度上也加重市场对未来招标节奏的担忧,这也是近期市场走弱的主要原因。预计这种情况还会一直持续到6月中旬以后,至少需要等印度的下一个招标结果出来后,市场才能够明朗。

后市方面,除了供需的基本面,国际尿素还有两个重要的支撑:一是能源价格,二是粮食价格。当前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都处于高位,在年底之前市场价格不会大幅下跌,这就使得尿素的市场行情是被明显抬高的。尿素想要回落到去年的价格水平,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在这种背景下,预计国内尿素市场整体以平稳为主,大涨大跌的市场波动可能性不大。

九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蒙杰

西南区域供应稳定成本因素将影响后市行情

西南地区尿素厂家都是以天然气为主原料,天然气产能占西南地区尿素产能的81%。因此天然气的供应情况会直接影响西南地区尿素的开工率和产量,同时,天然气的价格也决定了西南地区尿素的价格。

2022年1—5月份九禾股份总共在西南地区投入了25万吨尿素。由于今年1—5月份天然气供应相对充足,九禾股份科学安排生产,尿素销量同比增加了7.8万吨,增幅55%,完成国家保供任务要求。价格方面,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大宗商品处于高位,国际化肥成本居高不下持续拉动化肥价格,加之国内主要生产原料煤炭、天然气价高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尿素价格处于高位震荡运行。2021—2022年国家化肥储备中,九禾股份及联合体承储任务量22万吨。储备肥从今年3月份开始全部投放市场,到4月份投放完毕,对本区域的化肥市场价格起到了稳价格、稳人心的作用。

对西南市场的后市怎么看?对西南尿素价格影响最大的是成本因素。具体来看利好因素有,第一,天然气价格明显涨价,厂家的成本上涨,这是支撑尿素价格的主要因素。第二,工业需求在增加,复合肥和胶板厂开工率提升,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尿素的用量需求。利空因素包括,较高的化肥价格直接影响复合肥企业的开工率。西南地区逐步进入农需淡季,但工业需求相对稳定,预计西南地区的价格趋于相对稳定但有窄幅下调的空间。今年整体上西南地区尿素的价格可能会高于去年同期的最低价格,今年西南地区尿素最低价可能在2800~2900元/吨。

中农控股氮肥事业部总经理兼中农调运总经理胡艳丽

多因素驱动行情上涨下半年应关注出口政策

关于目前的市场运行情况,上半年国内尿素价格大幅上涨,呈现上涨周期长、涨幅大的特点。以山东地区为例,山东地区今年以来,最高出厂价出现在5月中旬,价格为3200元/吨,该价格成为山东地区的历史新高,同期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价格也同步创历史新高。目前,国内尿素整体市场价格呈现高位小幅回落趋势。

从供需情况来看,生产方面,2022年1—6月份国内尿素产量为2850万吨,较2021年同期增长129万吨。出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尿素出口量45万吨,同比下降66.3%,预计1—6月份出口量在75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67万吨,下降幅度69%。综合考虑产量和出口量,今年1—6月份国内尿素表观应用量增加,供应量的增幅比较明显。

上半年尿素价格出现大幅上涨。那么,对尿素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有哪些?第一,宏观经济形势和地缘政治的影响。2月底,在俄乌冲突影响下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并高位震荡运行。在此背景下,国际尿素价格大幅上涨,接近去年价格高点,近期价格虽然有所回落但是仍保持在FOB680美元/吨。此外,全球粮食价格上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已经从年初的292.6美元/吨一路攀升到494美元/吨,涨幅68%,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纪录。第二,输入性的通胀影响。美国、欧洲的通胀水平保持持续高位,国内能源商品的价格受到一定程度的输入性影响。今年以来除了尿素价格持续上涨以外,其他的化肥品种如磷肥、钾肥、小氮肥价格都普遍上涨。第三,基层库存偏低。国内春季需求集中释放,终端部分地区供应受限。去年10月份尿素出口实行法检以后,尿素价格大幅下跌,市场行情下行抑制需求,相比往年基层备货时间普遍推迟,备货数量下降。随着国内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扩大种植面积,农业需求随之增长,带动尿素价格上涨。复合肥企业今年春节之后开工率普遍高位运行,同时以生产高氮复合肥居多,对尿素的需求相对集中,推高了尿素市场价格。此外,在终端低库存的情况下,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影响汽运物流运输,工厂货物无法实现及时发运,导致需求反弹。工业需求方面,尿素需求量保持稳定增长。第四,出口订单的影响。4月份以来,部分尿素企业由于检测时间较长导致部分货物不能出库,影响了国内一部分供应。第五,期货价格也影响到现货价格。期货价格的频繁波动加速了现货市场价格的变化。

对于尿素市场后市该如何看?进入6月份,国内虽有部分装置计划检修,但前期检修装置也会陆续恢复,从而生产端销售稳定。随着春播结束,夏管肥投入市场及复合肥开工率逐步降低等因素,尿素供不应求的局面可能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加之当前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较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较强。在化肥保供政策基调下,支撑尿素价格上涨的动力可能会缓和一些。后续6—7月份为国内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追肥旺季,农业刚需尚存且用肥区域较为集中、周期较短,部分市场可能存在波动上涨。

进入下半年之后,随着尿素逐步进入淡季,尿素阶段性的供需情况可能由供不应求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届时尿素出口政策的变化将对其价格走势造成较大影响。另外,还要关注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国内其他肥料品种的价格是否继续上涨。第二,国内粮食价格是否继续上涨。第三,国内天然气尿素工厂的用气价格是否大幅上涨。第四,国际石油、天然气、尿素、粮食价格是否继续上涨。

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氮肥事业部总经理潘晓飞

下游对高价位非常抵触

对于当前的氮肥市场行情,从生产上看,5月份以来受部分企业短时故障以及计划性检修影响,尿素的日产量环比有所下降。进入6月份,随着部分企业检修复产,尿素从生产来看是有增产预期的。从流通环节看,受疫情影响物流受阻,部分地区出现供需错配,以及尿素法检的通过量超预期,加之印标招标带动短期集港,对尿素的价格提供了很强的信心。此外,下游社会库存偏低,复合肥等刚性需求采购增加,5月份出现了一波大幅度的快速拉涨。下游对当前的高价位异常抵触,不仅是氮肥也包括其他肥种。部分种植户因为化肥高价降低了化肥使用量。

进入6月份以后,复合肥生产企业对尿素的需求将逐渐转弱。潘晓飞认为,6月份以后有追肥需求的区域可能会有区域性的行情波动,但整体震荡下行的概率较大,具体下行的幅度将受多种因素影响。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高力

上半年氮肥产销两旺后市窄幅震荡

今年1—5月份,国内氮肥市场的大概状况基本可以概括为:产量增长、产销两旺、库存低位运行。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1—4月份,全国氮肥产量同比增长1.1%,尿素产量同比增长4.9%,实物量1914.3万吨。氮肥产量的增长来之不易,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部署保供工作,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协会也在协调行业天然气供应、煤炭供应、环保限产、疏通物流等问题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销售方面,今年1—4月份,国内尿素的产销率达到100.1%,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库存方面,根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数据,今年5月份第四周的库存是11.28万吨,虽然比4月份同期下降21.6万吨,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库存是有所提升的。今年1—4月份,国内氮肥出口量是111.6万吨(纯氮),同比减少39.6%;今年1—4月份,国内尿素出口量同比减少2/3;国内氮肥进出口数据均呈现明显下降,国内很多大型氮肥企业都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按照国家要求减少出口,甚至不出口。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测算,今年1—4月份,国内氮肥表观消费量为1255.9万吨(纯氮),同比增长7.3%,尿素表观消费量为1869.3万吨,同比增长10.6%。

价格方面,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4月份尿素累计平均出厂价是2666元/吨,同比增长669元/吨,涨幅是33.5%。关于行情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整体的大环境存在通胀因素,国际市场涨幅更大,能源、氮肥、农产品均创历史新高。二是成本驱动,协会统计1—4月份无烟煤的平均到厂价是1845元/吨,同比上涨872元/吨,涨幅为89.6%;气化烟煤的平均到厂价是1222元/吨,同比上涨491元/吨,涨幅为67.2%,煤炭价格涨幅明显大于尿素价格涨幅。天然气价格涨幅大约在30%,与煤炭相比相对较小,与尿素价格涨幅基本持平。三是受疫情影响,尿素主产区的货物不能及时调运至消费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局部地区的供需矛盾。

关于后市走向,今年原料价格出现明显下降的可能性非常小,天然气和煤炭价格都将维持在比较高的价位区间,目前市场对于夏储肥投放较为关注,夏储肥投放将明显增加市场供给,但调控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综合来看,在成本支撑及相关产品(磷肥和钾肥)价格的带动下,今年下半年的氮肥价格大概率仍将处于高位震荡的局面。另外,随着国际市场的降温,国内进入淡季,后期市场可能会有小幅下降,但下降幅度仍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行业后续的工作重点应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做好夏季氮肥的保供工作,维持煤炭及天然气的价格在合理区间,保障化肥物流畅通;二是氮肥生产和流通企业要积极稳定市场,保持市场价格在合理区间内窄幅波动;加大增值尿素等高效氮肥的投放,提高氮肥利用率,帮助农民减肥增收。

山西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慧敏

氮肥供应充足山西市场平稳运行概率大

作为国内主要的氮肥生产省份之一,目前山西省拥有五大集团、12个生产基地。山西省尿素日产量为2万吨左右,除中煤集团位于晋中市灵石县的一个生产厂在今年年初停车之外,省内其余11家生产企业基本都是满负荷生产,企业生产一切正常,短期内没有停车检修计划。目前,企业库存水平低位,出厂价格在3080~3120元/吨,市场零售价在3350~3400元/吨。由于山西省氮肥资源相对丰富,加之山西农资有一部分省内淡储任务,所以目前山西省内尿素市场供应是基本能够满足的。

现阶段,山西省内春播已经结束,夏管肥市场还没全面启动,加之尿素高价位运行,物流费用增加,导致经销商对于市场的信心不足,备肥积极性不高,只有部分经销商进行零星储备。后期山西区域氮肥市场大概率会平稳运行,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冠通期货尿素分析师严森胜

行业外扰动因素较多价格能否回落关键看库存变化

今年尿素价格为何居高不下?尿素生产成本的上涨和生产企业利润的提高共同托起了今年尿素的高价行情,而促使企业高利运行的一条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库存持续下降。

此外,原油、俄乌冲突和疫情是今年上半年尿素行业外的主要扰动因素,其中疫情对于今年尿素市场运行情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用肥季保供稳价需要物流支持。本轮疫情对东北地区物流影响程度大,影响时间长,吉林地区最为明显,造成春耕出现延后,影响到市场备肥进度。疫情影响下,华北地区供需错配,4月份前两周工厂库存发运受阻,终端市场到货量下降,现货价格于是在第三周突破3000元/吨。

关于后市,结合夏管肥投放以及季节性需求的减弱,后续尿素市场价格的回落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成本端来看,6月份煤炭方面基本会维持稳定,如果尿素价格出现回落,很大程度上则会是通过压缩工厂利润实现的。后续企业的库存走势是决定尿素价格能否回落的关键因素,只要市场没有形成累库,尿素就很难出现趋势性回落。

最后,大宗商品价格终有回落一天,生产企业作为市场的卖方在现阶段应该考虑通过套期保值的手段来增强对价格的掌控能力;而且在历史高价阶段,卖方进行套期保值的胜率比较高。一旦做对了,市场下跌的空间会很大。即便做错了,试错成本是有限的。

(责任编辑:杨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