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警营风采

该怎样转身,才能不惊动40年的光阴......

发布时间:2025-04-08 08:56 信息来源:怀化警务

    清晨六点,溆浦县公安局水东派出所的值班室茶香袅袅。

    民警童自然摘下老花镜,轻轻擦拭着警号尾数2448的金属牌。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台历上“十二月退休”的红色标记被晨光镀上一层金边——这位从军17年、从警23年的老民警正用分秒必争的姿态丈量着最后的在岗时光。



▲眼看着离日历上标注的日期越来越近,童自然正依依不舍抚摸着独属于他的警号。

    “老童,又擦您那宝贝警号呢?”辅警小王探进头笑道。童自然摩挲着温润光泽的警徽,眼角皱纹漾开:“当年在桂林当机械师那会儿,擦飞机发动机都没这么仔细过。”

    阳光掠过他胸前的党徽,映出四十载光阴:从空军机械师的晨雾,到出警现场的暴雨,那抹红色始终鲜艳如初。

    两年前那场大火,至今让年轻民警们心有余悸。居民楼浓烟翻滚,孩童的哭声刺破夜空。“让开!”童自然夺过年轻民警手中的湿棉被冲进火海,灼热的气浪掀飞了他的警帽。当他抱着男童撞开摇摇欲坠的门框时,突然断裂的房梁重重砸在右膝上。

    如今阴雨天,那道旧伤仍隐隐作痛,仿佛在诉说当年的惊心动魄。

    暮色中,派出所后院的百年老树下总飘着茶香。童自然捧着青瓷杯,和年轻民警讲起1998年洪灾中用门板救人的故事,“军装换警服,钢枪变警棍,守护的初心不能变。”

    他的声音混着秋风,手在夕阳里比划,恍若仍是那个在机舱里抢修战鹰的年轻机械师。


    寒露过后,户籍窗口的姑娘们发现,老童的茶杯下压着张泛黄的图纸——是一张手绘辖区地图,每条巷弄都用蝇头小楷标注着独居老人信息。“趁着记性还好,给你们留个指南。”

    老童低头整理着卷宗,阳光为花白的鬓角镀上银边。档案柜里,22本工作笔记整齐排列,墨迹渐淡,却写满8000多个日夜的忠诚。


    荣誉墙前,童自然的手指抚过“集体三等功”的铜牌。“这是我徒弟办的第一个案子。”他指着2024年的结案简报,浑浊的眼里忽然闪光。秋风吹散了他的低语:“得把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啊......”


    如今,他办公桌的电子倒计时牌数字不断跳动,数字每跳动一次,整理档案的动作便加快几分。但出警铃响起时,他仍是第一个冲向警车的人。深秋的晚风卷起落叶,吹开他总忘记拉严的警服衣摆,露出内衬泛白的军用背心——那是跨越两个时代的见证,浸染军营机油的厚重和警营硝烟的滚烫。


    初春清晨,标注完社区重点事项的童自然,在日历“十二月”上方画上一道红线。窗外梧桐枯枝间,嫩芽已悄悄冒头,欣喜地等待春天。

    童自然,男,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溆浦县公安局水东派出所四级高级警长,1985年10月入伍广西桂林39980部队,负责空军机械维修,任职中队长,2002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扎根基层派出所23余年来,先后荣获个人嘉奖3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