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7 19:53 信息来源:怀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怀化市节粮减损工作协调机制,制定了节粮减损工作制度。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有关部门,建立怀化市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机制,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了《怀化市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2023年工作要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机关事务局、市商务局等单位结合工作职能职责,相继出台了《怀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怀化市绿色机关创建暨2023年公共机构节能绩效考核方案》《怀化市商务局关于印发<2023年怀化市文明餐桌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方案,对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强化反食品浪费执法监督。强化日常巡查检查,加强执法监督。开展反餐饮浪费专项整治行动,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数21235家,发现存在餐饮浪费行为的餐饮服务经营者176家次,整改问题203个,组织培训880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1547份,培训监管人员1085人次,组织专题培训班45次。
三、强化粮食生产节约增效。督促相关企业改进装备技术性能、更新农机产品,通过产品技术更新降低粮食损失。采用科学种植方法,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作物品种,加强病虫害防治,避免大面积病虫害发生,减少农产品的损失。利用粮食科技活动周科普节粮减损,宣传粮食适度加工工艺和产品,提升民众对适度加工大米营养价值的认知度。
四、深化粮食储存减损降耗。我市国有粮食承储企业全面推行应用“四合一”储粮技术及节粮减损提质增效新技术,进一步降低储粮损耗,提升粮食品质。目前,全市已建成低温准低温储粮仓73栋。提升粮食承储企业信息化水平,目前大部分国有粮食承储企业已采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粮情测控储粮技术及智能粮库信息化管理技术。全市省、市、县储备粮承储库点信息化覆盖率100%,仓内粮温粮情检测、视频监控数据覆盖率100%。全市11个成品粮代储企业全部开展信息化数据录入工作,信息化覆盖率为100%。
五、开展粮食储存环节损失损耗调查。对全市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储粮损失、粮库储粮损失损耗、农户和粮库储粮损失损耗进行调查测算。全面分析粮食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损失、损耗的薄弱点及主要原因,为推动粮食节约减损相关政策制度提供数据支持和合理化建议。
六、优化粮食物流运输方式。开展“武陵山片区四省联动共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集装箱公铁水联运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开通10条内外贸运营线路,不断优化物流运输结构,全面推动我市多粮食多式联运。多式联运运输运价相比传统公路运价下降22%-37%,有效降低了粮食流通成本、减少了粮食运输损失、提升了粮食物流效率。
七、发挥公共机构引领示范作用。市机关事务局根据《关于印发〈怀化市机关食堂反浪费工作成效评估暨节约型食堂创建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对市直部分机关食堂和县市区节约型食堂的反浪费工作进行了抽查,对食堂存在的提供一次性打包盒、“光盘行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进行了现场宣传教育。市教育局结合教育系统特点,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作为学校食堂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完善校园食堂就餐监督和学校节粮治理制度。各学校结合实际科学营养配餐、提高饭菜质量,倡导主食按需供给,学校食堂专管员每天巡查、定期讲评,有效降低制作损耗,减少人为浪费;各班级设立“学生文明就餐监督员”,进一步杜绝学生用餐食物浪费问题。
八、遏制餐饮环节食品浪费。对承办婚丧宴席、自助餐、商务活动用餐、旅游团队用餐等的大中型餐饮单位,严格要求遵守反食品浪费相关规定,优化菜单设计,合理搭配菜品和主食的数量、份量和规格,减少流程损耗,提高食材仓储、运输、储存、初加工水平,减少食材损耗。严格落实明码标价规定,向消费者明示所提供餐饮、服务价格及分量、数量。市商务局组织餐饮会员企业重点针对原材料的使用和员工节约意识以及水、电、煤、气的使用效率等方面进行自查并及时整改。经企业自查,餐饮行业100多家会员单位,旅游饭店业协会40余家会员单位原材料使用情况节约度良好,员工节约意识良好。通过节能改造,现大部门餐饮门店使用生物质或燃气、电等节能降耗产品。
九、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餐饮门店、餐饮企业、宾馆酒店餐饮部通过电子显示屏、制作宣传桌牌、海报、宣传栏等方式面向消费者开展反对餐饮浪费宣传引导,引导顾客文明理性消费。同时,要求餐饮店设置反餐饮浪费劝导员,主动提醒顾客吃多少点多少,主动提供环保打包餐盒,全市全年发放“反餐饮浪费劝导员”袖标65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