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8 15:38 信息来源:湖南省发改委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怀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发改委”)系市人民政府组成单位,内设办公室、行政审批服务科、国民经济综合和服务业科、法规与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科、固定资产投资科等20个科室。下设怀化市价格监督检查局、怀化市价格成本调查队、市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等10个二级机构。截至2018年年底,全委编制人数135 人,委属全额拨款单位退休人员65人。
市发改委主要职责是拟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各项政策;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引导和监管固定资产投资;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引导和调控市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可持续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组织拟订全市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规划和政策;组织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动员和装备动员规划、计划,研究国民经济动员和装备动员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关系,协调相关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动员和装备动员有关工作;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项目的实施依据
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对加快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奋力实施市委、市政府“一个中心、四个怀化”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意见》(湘政发【2001】14号)文件精神,各市州每年需安排必要的项目前期费。根据《怀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意见》(怀政发【2009】7号)文件精神,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年初列入财政预算。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每年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主要用于全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3、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项目前期工作,是指从项目提出到开工建设前的各个工作环节,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项目申请报告)、环境影响、规划选址、土地利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开工报告以及其他专题报告的编制、评估、论证、申报等一系列衔接工作过程。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是保障全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的专项经费,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特殊性。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项目总目标为:通过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我市发展后劲,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阶段性目标:(1)成功争取怀化市入列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范围。(2)成功争取入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3)成功争取入选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4)成功争取开通点对点中欧班列。(5)成功争取10个县比照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6)配合成功争取怀化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7)配合成功争取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8)推动怀邵衡铁路如期顺利开行。(9)推动怀芷高速公路如期顺利通车。(10)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2、预期主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是加大投资力度,争取国家、省里更多的项目布局和资金支持,广泛吸引各方投资,加大重大项目的实施进度,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是调整投资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重大建设项目的进程,发挥投资结构调整对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作用。
三是提高投资决策水平,确保投资效益的必要环节,推进重大项目遵守建设程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适应市场需求,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从整体上提高投资效益和质量。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1、前期准备。
一是召开委财务工作会议,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主任刘低炉为组长,党组成员、副主任杨爱凡为副组长,办公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二是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15】8号)文件精神;相关专项资金绩效目标、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中央、省、市相关政策规定和财务会计制度;部门预算及决算报告等。
三是由办公室、法规科等科室联合设计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2、组织实施。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通过审查账目、实地考察验证、座谈交流等方式,认真对照2018年市发改委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市项目前期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查和自评打分,最后上报委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汇总,再报送市财政局。通过绩效自评,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规划编制管理,强化部门责任意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分析评价。
我委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编制经费的资金管理和使用,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坚持“量入为出和专款专用”的原则,主要用于全市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市财政部门根据项目进度,及时拨付专项资金,达到资金设立目的,产生了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018年市财政安排我委项目前期经费35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支出285.71万元。具体使用情况:办公费支出8.89万元,占全部支出的3.11%;印刷费14.22万元,占全部支出的4.98%;咨询费168.45万元,占全部支出的58.96%;差旅费61.13万元,占全部支出的21.39%;会议费0.09万元,占全部支出的0.03%;公务接待2.33万元,占全部支出的0.82%;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19万元,占全部支出的0.07%;其他商品服务支出费30.4万元,占全部支出的10.64%。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一是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严格遵循专款专用、独立核算的管理原则。专项资金使用申报严格按照市财政资金管理的要求进行。我单位目前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按照项目支出涉及的经济科目规定,根据财务管理办法的相关制度执行,有力保证了项目资金的严格使用。
二是资金拨付审批手续完整。各科室在开展项目计划前后填写《支出审批单》、《出差申报审批表》等,并按程序报相关领导审批,并由财政对口科室签字同意,申请财政直接支付。各项资金全部实现国库集中支付、专款专用,不存在支出依据不合规、虚列项目支出、截留、挤占、挪用和超标准支出等现象,使项目资金的运用得到了合理的控制,项目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三是会计信息质量真实。严格执行《会计法》等财经法规,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制度办理会计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并做好会计记录,真实反映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并接受市级财政、审批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督察。
(二)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1、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坚持以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压实责任。市级层面组建由市发改委牵头、14家单位为成员的专门工作班子,负责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协调、指导和督察。制定实施《关于大力实施产业及产业园区三年提升行动的意见》和《怀化市产业及产业园区三年提升行动方案(2018—2020年)》,突出发展产业振兴实体,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项目经济性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
我委不断加强成本控制和成本规划,建立严格的费用审批制度,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前期经费实际支付285.71万元,结余64.29万元,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
(1)项目的实施进度
全市336个重点项目1-12月开工在建329个,开工率97.92%。其中,215个产业发展项目开工在建215个,开工率100%。
20个“省五个100”重点项目(不包含科技创新人才项目)开工率100%,年度计划投资29亿元。截止到12月底,20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92亿元,为年计划的127.3%,超过任务进度27.3个百分点。
21个考核我市的省重点项目开工率100%,2018年计划投资175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86.7亿元。
(2)项目完成质量
我市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28个,截至12月底,21个省重点项目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86.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6.6%。2018年怀化市推进省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再次被评为全省先进市州;省五个100重大产业项目名列全省第8、湘西片区第2,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
全市336个重点项目1-12月累计完成投资652.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8.7%。
20个“省五个100”重点项目(不包含科技创新人才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9亿元。截止到12月底,20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92亿元,为年计划的127.3%,超过任务进度27.3个百分点。
21个考核我市的省重点项目2018年计划投资175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86.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6.6%。
(2)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成功获批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入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推动怀化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高新区,怀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国家验收,入选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方面的谋划、协调、联络、督促等职能职责,稳步推进71项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全力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四、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怀化市发改委2018.年度项目前期绩效自评综合得分为 95分。具体自评情况见相关附表。
五、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
各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当高度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工作,充分发挥绩效评价以促管效能,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多渠道应用评价结果的有效机制,努力提高绩效意识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门要结合评价结果,对被评价项目的绩效情况、完成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加以综合分析,建立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安排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逐步发挥绩效评价工作的应有作用。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我委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遵循专款专用、独立核算的管理原则。专项项目的申报严格按照市财政资金管理的要求进行,专项资金财政拨款到位后及时进行了项目的开展和资金投入。我单位目前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按照项目支出涉及的经济科目规定,根据财务管理办法的相关制度执行。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绩效指标明确性不足,有待依据绩效目标设定清晰、细化、可衡量的绩效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没有全面性和重点性;
二是项目管理制度有欠缺,资金分配不均匀。我市重大项目前期经费使用没有制定具体的分配依据,在项目选定上单纯是依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和主管部门的调查了解给予部分重点项目支持。
(三)建议
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制定项目用款计划、预期绩效目标,并对项目绩效实施监控,有效防止专项资金挤占挪用现象发生,加大财政集中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绩效考评体系,使考评有据可依。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单位财务规范管理,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次评价工作时间紧,业务范围广,指标不好确定,也受专业知识和评价能力的限制,对评价结果可能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