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怀化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机器管招投标”挺进深水区 怀化将如何突出重围?

发布时间:2025-04-28 16:14 信息来源:怀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6.jpg

怀化使用“机器管招投标”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伶霞 通讯员 刘空军 刘伟 怀化报道

4月21日,湖南省发改委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印发《湖南省“机器管招投标”项目负面清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湖南自今年2月推行“机器管招投标”以来,就此再迈大步。

面对新情况,怀化将如何应对?前期试行“机器管招投标”的进展和效果如何?为接下来大规模推进“机器管招投标”积累了什么经验?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就此对怀化市招标投标服务中心主任宋清进行了专访。

积极适应新形势 压实责任保落实

《通知》明确提出了“机器管招投标”项目的5类负面清单,并提出,“凡属本负面清单内的项目,可不采用‘机器管招投标’方式实施;凡不属本负面清单的项目,应当采用‘机器管招投标’方式实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宋清介绍,为不折不扣落实好《通知》要求,怀化将从加强政策学习与宣传贯彻、压实招标主体责任、强化全流程智能化监管、明确责任分工四方面执行。

在加强政策学习与宣传贯彻方面,就是组织专题培训和发布配套文件。由市发改委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组织相关行业行政监督部门、招标人、代理机构、投标企业、评标专家等学习负面清单内容,明确禁止性条款,重点解读“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如何通过数据比对、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识别违规行为。市发改委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出台本地实施细则,明确负面清单的适用范围、违规行为认定标准及处理流程。

在进一步压实招标主体责任方面,参照《招标人主体责任清单》,细化招标准备、实施、履约等环节32项责任,杜绝规避招标、虚假招标等负面行为;对招标代理机构,通过负面行为清单明确23项禁止事项,强化专业服务约束。

进一步强化全流程智能化监管则包括招标文件备案审查、开评标环节实时监控以及中标后履约跟踪等。首先,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自动筛查招标文件中是否存在排斥潜在投标人、设置不合理门槛等违反负面清单的条款。然后,运用区块链技术固化投标文件,防止篡改;评标过程中,系统实时分析专家评分合理性,对倾向性打分或超时评审发出预警。最后,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比对合同与实际施工信息,防范“中标后转包、违法分包”等负面清单行为。

最后,将责任进一步明确。市发改委统筹协调政策落地,监督负面清单执行情况;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技术系统改造及数据对接;行业行政监督部门按职责处理本领域违规行为;市纪委监委对公职人员未按负面清单招投标等行为进行监督。

运行一个多月 已有6个试点项目完成开评标和发放中标通知书

怀化市“机器管招投标”系统自2025年3月试运行以来,已挂网招标项目10个,涉及住建、工业、交通等3个领域,已有6个试点项目完成开评标和发放中标通知书,成效显著。

大幅提升开评标效率。主要表现在缩短评标时间、快速解密与开标、智能辅助评审等方面。

宋清介绍,传统模式下需6小时以上的评标工作,在“机器管招投标”系统中仅需1.5小时以上完成,效率提升约70%以上。如溆浦县消防二站项目作为首个“经评审最低价法”进行评标,16家单位参与投标,评标时长由传统6小时压缩至1.5小时,效率提升3.3倍。

部分项目在10分钟内完成投标文件解密,15分钟内完成开标流程。系统自动处理90%以上的标准化评审内容,专家仅需复核机器无法判定的部分,大幅减少人工工作量。

极大增强公平公正透明。一方面,杜绝人为干预,系统固化评审规则,全程留痕,有效防止“打招呼”“暗箱操作”等行为,真正实现“打不了招呼,打了招呼也没用”。另一方面,减少了自由裁量权,通过预设的量化指标和算法匹配,避免专家主观评分偏差,确保评审标准一致。再者,防止了“萝卜招标”,系统自动匹配资质和业绩要求,杜绝人为设置不合理条件,确保公平竞争。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了企业成本:投标文件编制时间从3-7天缩短至1天,减少标书制作和代理成本。

吸引更多投标人:2024年全市施工项目31宗,投标单位294家,每宗不足9.5家,而目前已开标试点项目6宗,投标单位达到397家,每宗达到66.2家,是传统模式的7倍。如沅陵县老旧小区外城市改造项目施工吸引115家投标单位。

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系统支持信用评价互认,推动跨省投标,如京昆古驿道自驾游线沅陵示范段沿线节点景观及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工程项目吸引18省市区112家投标单位。

推动数字化转型。主要表现在从招标文件编制、投标、开标到评标,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减少人工干预;省级系统在各市州成功部署,实现全省数据互通,形成统一监管体系。

积极探索 为大规模推进“机器管招投标”积累丰富经验

怀化市作为湖南省“机器管招投标”改革的重要试点城市,其试运行阶段积累的经验为全省大规模推进“机器管招投标”提供了宝贵参考。宋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智能化流程显著提升效率。实现流程标准化与自动化相结合。“机器管招投标”系统通过数字化、模块化的招标文件范本,将传统人工编辑转变为“填空式”操作,招标文件制作时间从2-3天缩短至2-4小时,投标文件制作周期从1周减至1天,专家评审时间节省三分之二。系统还实现远程解密投标文件(如115家单位仅用18分钟完成解密)和自动评标,大幅缩短开评标周期。

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系统覆盖从立项到合同履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数据自动关联、校验和预警功能,确保交易各环节透明可追溯,减少人为干预风险。

切实有效遏制招投标乱象。极大压缩自由裁量权。系统固化否决投标条款和评分标准,评标专家的自由裁量空间被压缩90%以上,并通过机器自动评标与专家复核结合,减少主观评分偏差。

实时智能预警围标串标行为。通过大数据分析投标文件相似性、IP地址异常等,系统实时预警围标串标行为。同时,投标企业资质、业绩等关键数据由系统自动匹配,避免“量身定制”招标条款。

健全跨部门协同与制度保障机制。怀化市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明确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领域首个项目必须采用“机器管招投标”,并通过运行监测调度组收集问题、优化系统功能。同时,严格规定“应进必进”项目必须使用该系统,违规者招标结果无效。同时,系统对接审计、纪委等部门数据,实现交易全流程智能监管。例如,“信用+招标代理”场景试点通过信用数据动态管理招标代理机构,强化失信惩戒。

“怀化市的试运行经验表明,‘机器管招投标’的成功推广需依赖技术革新与制度改革的深度融合,包括流程标准化、跨部门协同。这些经验为后续大规模推广提供了可复制的‘怀化样板’,也为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的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提供了实践路径。”宋清说。